您现在的位置: 风疹疫苗 > 风疹原因 > 正文 > 正文

为什么打了疫苗,也不能得到的保护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7/4 14:25:05
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 http://m.39.net/disease/a_5972056.html
我们来想一个问题:怎样才能彻底消灭一种人传人的疾病?其实不难。只要做到:①病人无法将疾病传给他人。②病人不断痊愈(或丧失传染力)。随着最后一例病人痊愈,该种疾病消失。那么,如何实现①呢?对病人来说,靠严格的隔离,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来说,靠在没生病的情况下获得免疫力。怎么办?打疫苗。不过,即便打了疫苗,也不是%能够获得免疫力哦。今天就和大家说说这里面的道道。疫苗本质是提早军事演习抵御真正“入侵者”环境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,就像一个个虎视眈眈的“入侵者”,随时准备入侵我们的身体。但其实,我们体内也有着强大的守军,他们的名字叫做“抗体”。抗体是什么呢?说白了,抗体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体里的“士兵”,是一种蛋白质,是保护我们身体、抵御外来“敌军”的“好东西”。妈妈可以通过胎盘将抗体传给孩子,当然,孩子也可以通过打疫苗或者直接感染疾病来获得抗体。对于人体来说,疫苗虽然也是一种“外来”物质,但是,接种疫苗是一种安全的、有效的“军事演习”,可以先一步刺激孩子的身体,提前生产很多的“士兵”(具有免疫力)。如果以后孩子真的接触到相应的病菌时,这些“士兵”们就会马上冲上去,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,就不会生病啦。“保护率”和“有效率”两个易混淆的概念疫苗的“保护率”是对于群体来说的:有两群人A和B,A群人都打了某种疫苗,B群人都没打疫苗。保护率,就是比较一下两群人里某种疾病发病率的差别,也就是疫苗后能保护百分之多少的人不生病。这个“率”达不到%,是比较容易理解的:毕竟总有一些人打了疫苗后还是生病了;有的人没打疫苗但也没有感染病毒和细菌,也就没有生病。疫苗的“有效率”是对于“个体”来说的,为了便于理解,我们将其定义为:接种某种疫苗后,产生足够抗体的人数/所有接种了该疫苗的人数*%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这个“有效率”不是%呢?也就是说,为什么打了疫苗,有的人却没有产生抗体呢?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疫苗产生抗体?1.疫苗自身的4个原因(1)疫苗生产工艺疫苗分为“活疫苗”(减毒活疫苗)和“死疫苗”(非活疫苗)两大类。“活疫苗”的原材料是被“打得半死”的病毒,注射了这种含有被处理过的病毒的疫苗后,不会导致疾病,但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反应,而且产生的抗体水平往往比较高而持久。不过,这些被“打得半死”的病毒毕竟还活着,有可能因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内恢复毒力,但这种可能性很低。“死疫苗”的原材料是被“完全打死”甚至碎尸万段的活病毒,取其“尸体”或者“残骸”制成疫苗。因为疫苗里含有的是死病毒,所以免疫原性会变弱,就是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小,产生的抗体也就相对少一些。为了增加疫苗的免疫原性,一般需要接种好几针,不断刺激人体,或使用小帮手佐剂才能达到有效的保护。(2)抗原本身产生抗体的能力用来制作成疫苗的各种细菌和病毒,都叫做“抗原”,其本身就存在差异。例如,破伤风类毒素本身就比白喉类毒素更强,更容易产生水平高而持久的抗体。这往往决定有些疫苗只需接种少数几针即可产生足够的、甚至可以终生保护的抗体(如麻腮风),而有些则需要接种多针甚至每隔几年都需要加强接种。(3)抗原的含量每一剂疫苗需要多少剂量,才能同时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,这需要通过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确定。打少了当然不行,不能产生充足的抗体;打多了也不行——如果过量,超过了一定限度,一方面反而会抑制抗体的形成,这就是免疫麻痹,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。(4)疫苗的有效时间疫苗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,处于长期稳定而逐渐下降的趋势。例如,我国年版的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》中指出,接种乙肝疫苗后,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。不同疫苗的抗体持续时间不同。不过,很多成年人在小时候没有打过疫苗或打得不全,或者虽然全程打了,但过去了二三十年后,体内的抗体逐渐降低甚至消失,已经不能有效保护。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人依然有必要接种各种疫苗的原因。2.疫苗受种者的原因(1)接种疫苗的时间每种疫苗什么时候开始打,一共打几针,每针什么时候打等等,都是经过长时间、大人群、非常严格的临床试验,为了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而制定出来。所以,不可以提前接种疫苗,也不要随意推迟接种疫苗。虽然说疫苗只要打下去就会产生抗体,但如果打得迟了,抗体还没产生就已经生病了,那就真的“白”打了。(2)自身免疫能力及疾病情况部分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(如婴幼儿),或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疾病(如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),其本身产生抗体的能力就比较欠缺,这也影响了疫苗的保护效果。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都可以产生充足而持久的抗体,但确实有极少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也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。(3)母传抗体在6个月后开始消失刚出生时,妈妈传给孩子的抗体是最多的,但这种母传抗体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,到孩子差不多6个月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了。部分研究认为,在6月龄之前接种减毒活疫苗,母传的抗体会影响疫苗产生孩子产生抗体的能力。但权衡利弊,为了及时预防疾病,小月龄儿童依然需要及时接种各类疫苗。打完疫苗后,不推荐进行抗体检查目前,医院检测乙肝抗体水平(定性或定量),备孕女性还可以在优生健康检查时检测风疹抗体。对于其他疫苗的抗体水平,暂时没有权威、官方认可的机构提供检测服务。理由如下:(1)疫苗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的、长期的临床试验,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和许可后才能进入市场,因此疫苗的质量(有效性及安全性)是可以得到保证的。反复、频繁、超量接种疫苗,反而会存在潜在的健康危害。(2)检测出抗体水平低不等于没有保护力:接种疫苗可以同时产生“体液免疫”和“细胞免疫”两大“杀器”。前者一般直接和入侵的各种病毒和细菌细胞战斗,消灭他们;后者则负责处理已经被入侵的病毒和细胞感染了的自身细胞,二者都十分重要。但是,“抗体检测”仅能反映“体液免疫”,不能反映“细胞免疫”。也就是说,检测出来抗体水平低,并不代表就没有保护力。(3)接种疫苗除了可以保护个体,还能产生群体免疫效果:也就是说,并不是接种疫苗的人%都产生保护性抗体,才叫“有效”。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因接种疫苗而获得了抗体,疾病就很难在人群中传播。即便某个个体自身没有抗体,其被传染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。通过接种疫苗产生“群体免疫”达到预防、控制甚至消灭某种传染病,这才是接种疫苗最主要也是最终的目的和作用。目前,开展抗体检测的机构比较多,每个机构的检测方法、所用试剂、试剂盒生产标准、结果指标、数值统计的维度存在差异,不相互认可,更没有官方权威机构的认可。如果因故未完成某种疫苗的全程接种,那么需要及时补接种。但如果已经全程接种某种疫苗,即便测出来“抗体低”,除了乙肝疫苗可以根据相关指南进行加强接种外,其他的疫苗均无法加强接种。

参考文献:

[1]疫苗立场文件.世界卫生组织.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yituocuol.com/fzyy/434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风疹疫苗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